随着云计算,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,大型数据中心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。数据中心的标准是指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、可用性和效率而定义的一组规范。大型数据中心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:
1. 可靠性
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性是其存在的核心价值。对于大型数据中心,为了保证负载均衡和高可靠性,多数数据中心均使用了冗余(Redundancy)技术,比如冗余供电、冗余网络等,以确保在多点故障等情况下数据中心仍能正常运转。要建立一个高可靠的大型数据中心,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,比如美国TIA-942、欧洲EN 50600等标准,以及Uptime Institute发布的可用性、数据中心设计、运行和效率标准。
2. 空间规划
大型数据中心的空间规划至关重要,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大小、形状、楼层、走道、门窗、太阳光照等情况,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,并优化机房的布局,以便于便利的管理和维护。要确定空间规划策略,需要考虑工作量、带宽、安全、机房最大热负荷和机房密度等因素。
3. 硬件设施
硬件设施是构建一个大型数据中心必不可少的要素,而硬件设施的标准化是确保其可靠性、可维护性和容错性的一个重要手段。标准化的硬件设施需要包括服务器、网络设备、存储设备、机架、电力系统、制冷和空调系统等方面的的设备。
4. 环境控制和有效能
大型数据中心的环境控制和能源管理也是很重要的部分。有效的环境控制和能源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,同时最小化漏气和浪费,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。同时,还需确保空调、制冷和电源供应等系统足够稳定,从而同时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高效性。为此,需要制定详细的环境控制和成本管理规范,建立能源分类统计和监测系统,以及规划切实可行的能源优化方案。
5. 安全
大型数据中心的安全特别重要,因为它们存储了大量的敏感数据。安全措施包括安全硬件设备(如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系统等)、安全软件(如反病毒程序、入侵防御系统等)、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、物理安全监测等方面。还应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和标准策略,执行加密措施,以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和私密性。
6. 监测和管理
大型数据中心的监测和管理是保证其稳定性和高效性的关键。包括对电力、网络、空调、制冷、安全、机架等方面进行24小时实时的监测,确保设备每时每刻都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。同时组织方案并实施缺陷修复、预测性计划检查、常规维护和紧急维护等一系列需要的管理程序和流程。
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,大型数据中心的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。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和经济、军事等领域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增长,大型数据中心标准越来越受到重视。一个高可靠性、高效率、硬件设施标准化、安全性好的大型数据中心不仅能使企业或政府机关提高工作效率,还能更好地保障数据的安全性、可信性,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有利的对外服务和更具竞争力的核心资产,同时也将为社会信息化建设注入更多的积极因素。